加入收藏  |  繁体中文  |  联系我们  
新闻资讯 ||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名家名师
珠江晚报2月26日《艺匠》专栏:珠海文艺青年吴连群:把国字号吉他节办了15届
发布时间:2017.01.01    新闻来源:中华吉他网│中国(珠海)国际吉他艺术节│中国吉他产业峰会   浏览次数:

珠海文艺青年吴连群:把国字号吉他节办了15届

《珠江晚报》2017226日《艺匠》整版报道:

记者:刘晓峰

 

珠海有个国字号吉他艺术节,而且已经从2000年起坚持举办了15届,吸引来自内地、港澳乃至全世界众多吉他好手、演奏名家,国内不少吉他培训学校每年都送学员来参加比赛,名家交流讲座也越来越具备全国影响力。热爱吉他艺术的主办者、珠海市吉他学会会长吴连群,从小跟着表哥学吉他,却差点误入歧途,来到珠海从发烧友到组织者,站在巨人肩膀上将中国(珠海)吉他艺术节举办了15届,成为珠海艺术界的一块品牌。近日,记者对吴连群进行了独家专访。

 

跟表哥学吉他差点走弯路

       “我接触吉他应该是在小学一二年级,最早是受我一个表哥的影响。他大我三岁,喜欢舞刀弄枪,文武双全,又喜欢吹口琴、玩吉他。吴连群说,最早就是跟着这位表哥一起学吉他的,差点误入歧途、走了弯路。他笑着说。

  吴连群当时没钱买自己的吉他,跟着表哥蹭琴弹;拿着琴谱自己摸索着学吉他的表哥,并没有太多经验可以引导吴连群,兄弟俩自学了一首曲子《妈妈的吻》。那时候就以为这就是会弹吉他了,后来才知道根本不会,当时学这首曲都是用单弦演奏的。

 

  让吴连群知道自己学吉他走了弯路是后来初中同桌的表哥。同桌问我会什么,我说会弹吉他,同桌介绍我去找他表哥。同桌的表哥在镇上小学当老师,听他弹唱了两首,原来弹吉他要有和弦的,大开眼界,简直太好听了!以前(学吉他)都是误入歧途,走了弯路。吴连群说,但那几年弯路也不白走,至少让他一直保持着对吉他的兴趣,才有机会了解到吉他的真正弹法。从此算是真正走上学吉他的路。

  其实,在学生时代,这位珠海市吉他学会的会长除了吉他以外,还有不少乐器特长。考艺术学院时,我心里还在打鼓,到底学什么乐器好。吴连群说,他的第一志愿其实是吹小号,在电影里看到那些吹号的人都有号召力和领袖精神,怀着这种朴素的情感,特别喜欢吹小号。但艺术学院里的老师说吴连群块头太小、弱不禁风,建议他尝试学学吉他。吴连群虽然遭受了打击,但所幸吉他也是他喜欢的,就这样才后来学了吉他,到目前一直从事吉他这个行当。

一不小心  站到巨人肩膀上

1987年,珠海市政府就举办了首届中国国际吉他艺术节,虽然后来没有继续举办,但只这一届吉他艺术节就有很大的影响。这届吉他艺术节在度假村连续举办了五六天,50多个国家、地区的吉他界名流来珠海参加盛会。这在珠海吉他界可以说是一件开天辟地的事,全国当时也没有围绕一件乐器由政府主办的艺术节。差不多十年后,吴连群来到珠海,参加各式各样的吉他乐迷组织和活动,吉他发烧友们对十年前的那场盛会记忆犹新。

 

  当时全国最大的专业性杂志——上海《吉他之友》,在珠海组织了联谊会,吴连群也是其中的活跃分子。杂志主编还跟他说起,因为十年前那场国际吉他艺术节,他认为珠海是吉他发展的摇篮和圣地般的地方。

  同时,虽然市政府举办第一届国际吉他艺术节时差不多是外来资源直接空降举办的国际性活动,珠海本地的吉他界当时还未发展起来。但也确实有全国各地喜爱吉他的一批青年因此慕名来到珠海发展。这些人和吴连群一样,喜爱吉他艺术。

 

  在这样的背景下,热爱吉他的吴连群开始牵头组织蓝天吉他联谊会一开始就是一帮小兄弟、穷哥们儿,穷开心。他说,在1999年,《吉他之友》杂志对珠海蓝天吉他联谊会的活动进行了宣传报道,这像是给吴连群和珠海的吉他爱好者们打了一针强心剂,让他们充满了信心和干劲儿。

  同时,作为学校内部的社团组织无法主办更大的活动,为了把吉他推广做成正规化的事业,吴连群开始筹备成立法人组织。2001110日,珠海市吉他研究会正式成立,珠海这也是5个特区中首个成立吉他法人社团的城市。此前就在市文化局申请到了举办珠海市吉他大赛的资格,政府部门的支持非常给力,我们也是在这样的过程中对珠海越来越有归属感和作为珠海市民的自豪感。吴连群说,自己和一批吉他爱好者能把中国吉他艺术节举办15届,完全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一路办吉他节  一路纠结

  珠海蓝天吉他联谊会第一批吉他之友有百十来人,但现在仍坚持在吉他领域的,吴连群说恐怕只有他一个人了。其他人或者改行做了别的工作,更多的只是把吉他当做一个爱好。很少有人知道,从2000年举办珠海市吉他大赛(中国吉他艺术节前身)到现在,吴连群在坚持吉他事业的过程中都经历了什么。

前两届都是在各方面条件不完善的情况下办起来的,借用百货公司的中庭广场作为场地,奖品也是用商场提供的各类商品。吴连群告诉记者,那个时候还不叫吉他艺术节,而是珠海市吉他夏令营暨吉他大赛。到了第三届,我们内心实际上是很纠结的。

 

 

 

  这个纠结,来自于前两届一直没有实现收支平衡,吴连群都要自掏腰包补贴办赛和夏令营。但同时,港澳及海外很多吉他名家来珠海慕名参加吉他大赛、吉他夏令营活动,有的甚至担任比赛评委,也让吴连群纠结:活动声势大起来了,不能就这么轻易放弃。这一届,活动场地搬到了荷包岛,包括香港吉他资讯联会会长、香港弗拉门戈吉他协会会长、美国一位吉他硕士,以及国内很多专业人士都来到珠海。声势做大、人气做旺,也意味着活动开支增加。这一届结束后,正遇上2003年非典,大赛暂停一年,让吴连群有时间思考和修整。

青海选手  坐三四天火车来参赛

  停刊前的《吉他之友》曾经做过一项调查,公布的结果是全国当时有吉他爱好者4400万人。第四届升级为中国(珠海)吉他艺术节的这项活动,受到全国吉他爱好者的关注。每年一到三四月份,各地就来电话,询问当年还搞不搞(大赛),吴连群说,很多吉他培训机构都是提前通知学生、联系报名,是全国各地的朋友、老师们,推着我们往前走。

  一直到2008年、2009年,吉他艺术节举办了七八届后,才真正实现经济上的收支平衡,从那时候起,我们就提出一个口号:举办者要和参与者一起,共同享受吉他节。吴连群说,这种享受不仅来自活动的过程,也来自国内外业界对这项活动的认可与肯定。每年都有国内外吉他名家来参加我们的活动,2016年有好几位来自美国、波兰的演奏家从头至尾参与。

  吴连群还不无吃惊地发现,有些参赛学生居然凭着在吉他艺术节的获奖名次,在考艺术类学校时获得优待,不一定是加分,而是同等条件时可能会得到优先录取。不过吴连群也开始意识到艺术节的影响力,近三四届吉他节中,少年古典组的冠军孩子,基本上都被中央音乐学院附中、附小录取,获奖选手都具备真正的国家级水平。而一些在珠海获奖的成人选手,也纷纷参加国外比赛,再次获奖,证明了珠海这一吉他艺术节的水平。

  另外一件事让吴连群记忆深刻,前几年有位青海来的选手文乾隆,坐火车到珠海要三四天时间,还带来了几瓶酒。实在找不到座位,就只好坐在酒上一路坐到珠海。这位西北选手先后两次来到珠海参赛,他说,自己第一次吉他演奏获奖就在珠海,我有深深的珠海情结。吴连群也说,就是全国各地热爱吉他艺术的人们,给了他坚持16年,举办15届吉他艺术节的力量。

 

珠江晚报原文地址:http://epage.hizh.cn/zjwb/2017-02-26/15/wb2017022615_b.jpg

珠海新闻网原文地址:http://www.hizh.cn/hwg/388099.jhtml

 
栏目导航 NAVIGATION
名家名师 更多>>   
专访广东吉他研究会原会长郑玉棠:砥砺二十年,打磨琴…
专访广东吉他研究会原会长郑玉棠:砥砺二十年,打磨琴弦上的艺术 2021-07-26
吴连群:受聘任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艺术教育中心“特…
2020年11月11日讯: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艺术中心主任宋宝庆先生在北理珠音乐厅为… 2021-02-25
“艺术点亮人生”珠海市文联文艺名家下基层,尤克里里…
殷巧老师长期以来深入研究吉他尤克里里教学,此次讲座,她从尤克里里的历史、结构,… 2021-02-25
中国知名吉他机构展播 更多>>   
珠海市流行音乐协会  |  四川省吉他学会  |  中华乐器网  |  西部吉他网  |  芜湖明达吉他学校  |  吉他之窗  |  美国科宾吉他  |  惠州市丽声乐器有限公司  |  中山市吉他专业委员会  |  广州市罗曼士乐器制造有限公司  |  珠海文艺网  |  四川郎酒集团  |  中国(广州)国际乐器展览会  |  珠海澳门吉他培训中心  |  珠海市音乐家协会吉他学会  |  中央音乐学院现代远程音乐教育学院  |  蔚科科技  |  豆芽音乐网  |  中铧吉他网│中国(珠海)国际吉他艺术节│中国吉他产业峰会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入会流程  |  招聘中心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5  www.zhguitar.com  中铧吉他网│中国(珠海)国际吉他艺术节│中国吉他产业峰会  版权所有  
地址(ADD):中国广东省珠海特区迎宾大道南2242号14楼E座    联系电话(TEL):0756-2132757   传真(FAX):0756-2119075   E-mail:zhguitar@163.com   ICP备案编号:粤ICP备190555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