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期13天的全国两会胜利落幕。“工匠精神”受到与会代表和各界的热议。细读对比2016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发现“工匠精神”这一述语连续两年进入《政府工作报告》,可见本届政府对培育“工匠精神”何等重视!
“工匠精神”
通俗点告诉你,就是做一行爱一行,享受自己的工作过程,对工作精雕细琢、精益求精,对结果追求完美。概括起来,“工匠精神就是追求卓越的创造精神、精益求精的品质精神、用户至上的服务精神。”
具体地说,就是:
教育工作者在教育教学岗位上爱岗敬业、爱学生,研究学生、研究教材、研究教法,争取教学效益的最大化。
科学技术人员在科研岗位上开拓创新、积极钻研、不断更新技术,追求产品的完美。
机关、企事业单位人员在服务岗位上勤勤恳恳、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创新服务方式,提高服务质量,力争给广大人民群众送出最贴心的服务。
在中国,从不缺乏这种 “工匠精神”
问:中国还需不需要“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呢?
答:那是必须的!
工匠精神的对立面是慵懒、得过且过,完成任务式,当“差不多先生”。我们虽从不赞赏慵懒、得过且过的工作作风。
但我们不得不承认:曾一个时期我们对按部就班、不折不扣地完成上级交给的任务,作为工作中的美,并加予赞赏和总结。
某些工作人员,捧着“铁饭碗”、一杯茶、一张报纸等待上级分配任务的现象还在个别领域内存在。
教育、科研单位中安于现状、不求创新、只讲数量不讲质量的思想还会出现。
我们提倡“要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就是要在全国推进爱岗敬业、积极钻研、不屈不挠、追求完美、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只有热爱本职工作,才能在工作中付出毕生精力,才能创造出优质的产品;只有积极钻研、不屈不挠,才能克服困难,达到创新的顶峰;只有追求完美、精益求精,才能精雕细琢出完美的产品。
|